儿子期末考数学失利,年级排名下滑不少,堪称他的“滑铁卢”。
聊起原因,他冒出一句:“妈,那是因为我大脑还没开窍呢!”
我和他爸听了哑然失笑。
我打趣他:“大兄弟,开窍是啥?拍下脑袋睡一觉,第二天就变聪明了?”
孩子有点茫然。
确实,我们常念叨“等孩子开窍了,学习就能突飞猛进”。孩子听多了,就以为“开窍”是件轻松神奇的事,只盯着结果,却忽略了背后的努力。
哪有不劳而获的成功?开窍,也不是“啪嗒”一声开关就亮了。
它更应该像是一颗埋在心里的种子,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浇灌——改变习惯、调整态度、明确目标、管住自己、主动行动、勤于思考。
当这些做到极致,习惯成自然,“开窍”的成果才会水到渠成。
告诉孩子,真正的“开窍”往往有这6个特征,引导孩子朝着6个方向改变自己。
展开剩余78%1、身体不犯懒了
——该起就起,该拼能拼(不是瞎熬的那种!)
开窍的孩子,心里那根“发条”上紧了。早上该起床,就算迷糊也能一骨碌爬起来,不再赖床搞“生死恋”。
晚上遇到关键任务(如考前冲刺、钻研难题),也能主动选择多花点时间,而不是喊困就放弃。
说白了,身体开始听“目标”指挥,而不是光听“舒服”指挥。
当然,咱不是鼓励瞎熬夜,关键是真投入,不是磨洋工。
2.态度端正了
——学习是为自己,不是给爹妈打工。
“妈,我这都是为你学的!”“爸,考不好你别生气!”——这种话少了。
开窍的孩子心里那盏灯亮了:哦!书是给自己读的!
成绩好,自己美滋滋有成就感;考砸了,自己先难受,而不是光担心爸妈脸色。
他开始明白,学到的本事、练出的脑子,是揣在自己兜里的“硬通货”,谁也抢不走。
当他为自己的失误懊恼,为自己的进步偷着乐,主人翁意识就上线了!
3.目标明确了
——心里有“奔头”,眼里有光。
孩子不再是“考多少算多少”、“上哪都行”的佛系状态。
开窍的孩子,心里会“长”出具体目标:想考XX高中!想去XX大学学XX专业!甚至细化到“这次月考进前X名”。
这个目标像个小灯塔,指引着他往哪儿使劲。哪怕目标有点高,有了方向,走路才带劲!
多和孩子聊聊未来,帮他找到那个能“点亮眼睛”的奔头,哪怕很小,有就比没有强!
4.自控力升级了
——手机游戏不再是“磁铁”
以前手机一响魂儿就被勾走,游戏一开时间“咻”地飞了。
开窍的孩子,不是说完全不用手机不碰游戏(这不现实),而是能“管住自己的手”了。
他会跟自己商量:“这集看完/这局打完,就去学习”,并且真能说到做到。
手机从“离不开的宝贝”,慢慢变回“该用用,该放放”的工具。
当他能主动上交手机或自己设置使用时间,别怀疑,他的“意志力小肌肉”正在变强壮!
5.行动力爆棚了
——刷题?主动安排上!
最明显的信号,不再是“作业写完万事大吉”!
开窍的孩子会自己琢磨:这块好像弱?得多练几道题!那道题解法妙,再找点类似的试试!
他开始主动“找题做”,而不是等老师布置或家长催。
刷题不再是苦差事,更像给自己“打怪升级”攒经验。看到他书桌上多出本自己买的练习册,或主动问你要,就偷着乐吧!
6.反思能力觉醒了
——懂得“复盘”找原因
考砸了?不光是沮丧一下就完事。
开窍的孩子会像小侦探,拿着卷子“破案”:这题为什么错?概念不懂?粗心?时间不够?
他会分析哪里做得好,哪里是短板。
平常做完练习,也会想想收获和不足。这种“回头看”的习惯,让他进步飞快,避免在同一个坑里摔两次。
当他认真分析错题本,或跟你说“妈,我这次主要是XX没掌握好”,说明他在“动脑子”学,而不只是“用笔头”学。
最后想跟孩子说一句:
孩子,真正的“开窍”,不是你小脑袋“啪嗒”一声就亮了。它更像是你心里那颗小小的种子,开始萌发!
上面这6点,就是种子破土时顶开的嫩芽儿。你每做到一条,那颗“开窍”的种子就长大一分。
从今天起,试试:
早起三天? 想想心仪的高中啥样? 写作业前先把手机放远点? 做完卷子花五分钟琢磨错题?这些小小的改变,就是在亲手给那颗种子浇水施肥!
当这些特征在你身上冒头越来越多时,不用问别人,你自己心里就会亮堂起来:哦,原来,这就是“开窍”的感觉!
它就在你手里,不在梦里。
我是诺妈,家有男娃,探讨男娃的养育心得,记录孩子的学习日常,分享学习干货,一起共成长
发布于:浙江省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